相关文章

北京画家李耀林获乌兹别克斯坦艺术科学院院士荣誉称号


  得奖 千龙网讯 日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文化部、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协办,北京和平之旅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和平之旅”十周年庆典,暨“和平之旅十周年暨国际和平艺术家作品展”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办。

  和平之旅自2003年成立至今,始终秉承“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促进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宗旨,先后出访过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二十多场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同国外政府及领导人、知名艺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和平之旅”十周年庆典是对和平之旅十年来的心路历程做一个回顾和总结。藉此庆典回顾过往,展望未来,在今后将团结更多的国内外爱好和平的艺术人士共同打造一个一流的国际艺术交流平台。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耀林获得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授予的艺术科学院院士荣誉称号。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文化部部长蔡武和来自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欧洲议会等国家和机构的政要以及中外艺术家近200名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和颁发证书仪式。>

  李耀林是近年活跃在艺术创作一线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舞台的著名画家,创作了大量表现中国文化精神的山水画和表现世界各地风情的风景画,他通过绘画作品、通过在国内外的展出,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艺术传统和美学思想,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李耀林新作《朝晖染山河》进人民大会堂


  千龙网讯(记者 惠晴)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山水画家李耀林最新创作的《朝晖染山河》已布置在人民大会堂。这幅表现祖国山河壮美辉煌的巨幅画卷宽5米多、高2米,是画家于十八大之前应邀专为人民大会堂精心创作的,并赶在11月1日之前挂在了人民大会堂的墙上。

  从接到邀请到提交作品的时间要求很紧,李耀林说,“我们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如火如荼,我们赢得了国际的尊重,作品要表现这样的时代风貌和主题。”于是,李耀林集中了长期的山水风景写生素材,构思了十几幅草图,反复推敲,最后确定了《朝晖染山河》,“中国山水画素有以山水壮情怀、壮气势、壮志向的悠久传统和文化能量,而这幅山水画既要体现出浩然正气和壮美大气,还要与人民大会堂的建筑和内景环境相协调统一。”

朝晖染山河  在这幅山水巨作上,画家通过山峰林海、河流瀑布、祥和之云这些形象来塑造主题,朝晖染山河的灿烂金色调喻意时代的辉煌,拔地而起巍峨厚重的连绵山峰喻意雄壮的民族脊梁和博大的民族精神,江河喻意历史长河的源远流长,白色祥云与暖绿色山谷喻意吉祥、和谐与从容。画面朝晖尽染的暖阳金色调与和谐润秀的暖绿色相呼应,整幅作品气势恢宏、大气磅礴。而造型与色彩的大胆创新,更突出了作品大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具有艺术的时代特色。

  李耀林说,“在重要的历史时刻为国家的殿堂创作艺术品是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也是艺术家的荣幸。”

 

回访著名书画家李耀林先生—《欧洲华人报》


  本文作者泰山(左一)与中国著名画家、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王明明(右一)著名书画家、北京晚报美术总监、北京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李耀林(右二)和书画评论家宛少军(左二)一起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参观考察。
       蒋明(泰山)手记:李耀林先生现在的正式职位为中国北京晚报美术总监,社会职位为北京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此次回国,笔者参加了国内一系列经贸以及联谊活动,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在北京期间又与北京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李耀林先生曾相聚会。李耀林先生在北京饭店特意专门设宴,还邀请了各个行业的好友20 多人一起聚大餐,来的朋友有艺术家、歌唱家、医生、企业高管、政府官员、房地产商、新闻文化界人士、还有几个煤老板。用李耀林先生他本人的话说,也算是给我这个远方的好朋友接风洗尘吧。                
       席间,新老朋友相见分外高兴,频频举杯相互祝福的同时,也相互介绍自己的现状和未来打算,歌声、笑声连成一片……
       李耀林先生也高兴地频频为诸位送来祝福,他举止儒雅大家风范深深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身为中国艺术家,出任北京美术界的职务,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谈吐风趣, 内涵丰富和为人豪爽大气。1012_120322013948_1
       次日,笔者来到北京新闻大厦北京晚报704房,这儿是李耀林先生的办公室,自然也是一个小画室,办公室放有不少优秀作品。看着李耀林先生的大作,我认为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风景抑或世界名著以及油画等题材,都不难窥见到他对中国绘画技法难以割舍的情结和发自内心的传承。其实李耀林先生工作繁忙,身兼多职,不仅作画,而且还为媒体撰文;不仅在报社里任职,而且还在社会上做许多公益项目。正如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对他那段客观和诚恳评价的那样:“耀林的艺术实践涉猎很广。他同时画油画、中国水墨画,他写书法、写文章,关注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他对中国画的笔墨和审美精神,以及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观念、造型规律和形式美感,都有扎实的研究。这为他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艺术、更深入地创作绘画,打下了丰厚的基础。”李耀林先生的作品并非“国学派”风格,也非“西洋派”风格,但是,从中既可看到他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影子,也能看到在技法方面,他对西方绘画艺术中关于透视、色彩、体积造型的应用。他曾经这样说过:“绘画艺术不应是学了西洋的就抛弃了传统的。应该广采博收,而不是知道了新的放弃了旧的,要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才是真正的中西结合。”中西结合的完美,才会有发展和进步。我觉得,这不仅适应绘画艺术领域,同样的也适应其他领域和行业。比如我们做媒体也要借鉴李耀林的这个观点,我们媒体也正在走这样一条道路,中西结合,开拓思路,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但是我们还不能忘记我们的本质,我们不忘与国内媒体的互动和交流,并且随时加强与之合作的力度,共同谋划未来的发展蓝图。
       当我将《欧洲华人报》这样一个在异国他乡的中文媒体从创刊、发展到现状全面介绍给他的时候,他对我们在海外发展中华文化事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由衷的赞许。同为新闻文化事业的工作者,我们有着相当的默契和认同。
       在采访和交谈之中,当听说我们的《欧洲华人报》社创刊八周年、凤凰卫视驻意大利记者站成立五周年之际,他欣然命笔,为本报挥毫作画——《泰山日出》,并接连挥笔激书《华人传媒文扬四海》等书法作品。充分表达了对本报寄予的厚望。感谢之余,愿李耀林先生的艺术之树常青!愿我们媒体之间、朋友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和谐!

 

李耀林:用画笔书写自己的五彩人生路


  在北京会议中心的殿堂墙上,挂着一幅6.5米高的山水画《居庸长城迎祥云》,它的创作者就是现任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李耀林。这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毕业生,曾先后担任25a8701dfdd81569f10aaf7baa97d743《北后京晚报》美术编辑、美术部主任、艺术总监,用他的画笔,孜孜不倦地书写着自己的五彩人生路。
  梦想就是把我的画和名字印在报纸上
  李耀林出生在一个艺术氛围深厚的家庭,他的妈妈、哥哥都擅长画画,“在哥哥就读的小学教室,墙上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素描画像,就是我哥哥的作品。”
  在妈妈和哥哥的引领下,李耀林一直都非常喜欢绘画,从小学到中学,从下乡到考上美术学院,他从未停下手中的画笔。“我读中学时有个梦想,就是把我画的画和我的名字印在报纸上,让更多的人与我分享绘画的乐趣。”
  毕业后,李耀林成了《北京晚报》的一名美术编辑,当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画作和名字印在了报纸和杂志上时,心中的愉悦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从此,李耀林沉浸在五彩书画世界中,为报纸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创作了大量的插图、速写,“那个时候,每一天都感觉激情澎湃,有时几乎天天有作品发表。我现在画画的速度快,完全是在报社锻炼的。”
  在学习绘画之初,最吸引李耀林的是,一个是各种报刊图书里好看的图画,另一个就是大自然中引人入胜的美景。“山水、花草、树林总让我情不自禁停下脚步,黎明日出、正午骄阳、一缕晚霞总能给我打开想象的空间,春来花开、夏日杨柳、金秋红叶、冬雪皑皑都会拨动我的心弦。这些好风景都留在了我后来的绘画里。直到今天,真正吸引我的仍然是这两样东西。它们给了我很多惊喜和震撼,给了我很多思考和想象空间,给了我很多绘画的路径和方法,给了我很多创作的快乐,也给了我不少稍纵即逝、抓不住要领的遗憾和沮丧。但他们一直吸引我前行。”

探索和构筑自己的绘画艺术之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看着自己画笔下一幅又一幅作品,李耀林越来越感激自己在报社工作的那段日子,那段经历。“新闻工作的经历给了我两样特别的东西。一个是能在一个很大的文化环境甚至社会环境里观察绘画艺术,更加重视绘画艺术与自然、与生活的联系,这是一般画家难于做到的。一个是对主题特别敏感,因为新闻对主题的要求比绘画对主题的要求强得多。”
  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深爱,李耀林常年奔走于高原、江河、密林、田野祖国的山河之间,深入到大自然之中、深入到生活之中去写生。他要在博大纷繁的大自然中,发掘美的矿藏,发现美的元素,探索绘画中美的精神之源。“我不单是画山水的形象,更是去观察和思考自然山水与绘画山水之间的距离和联系,更是去辨认、提炼山水间的精神力量。我在感受、观察真实大自然的同时,也在探索和构筑自己的绘画艺术之道。”
  在李耀林的眼中,大自然是纷繁多样的,是变化莫测的,而绘画中的点线面和空间色彩就蕴含在其中。它们有时溢之其外,一眼便识;有时又隐藏其中,需要画家的慧眼发现;有时却相遇不觉,擦肩而过,需要画家的敏锐感受、观察和觉悟。对一个画家来说,抓住、提炼、概括这些东西,要靠扎实的功底、良好的修养和长时间的磨练。真正的绘画艺术无法逾越这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所以我得认真扎实地去寻觅、去发现、去挖掘、去积累自己美的矿石,去从中感受、触摸美的精神之树。耐人寻味的绘画作品要有丰富的生活来源,有质朴的地域文化特点,有认真的艺术思考,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当绘画可以状情怀、状文化精神,大自然的山水与绘画的山水就有了精神的交融,艺术就有了魂魄,这就是我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